唐人阁论坛(品茶)_聚凤阁论坛兼职_万花阁群狼谷论坛_凤楼阁信息兼职2025

首页 > 发展报告 
勇当贯彻重大战略任务排头兵的青浦
2022-06-20

  青浦区第五次党代会以来,全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服务落实重大战略任务为牵引,以提升城市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为主线,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青浦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跃上了新的台阶,城市形象和能级跃上了新的台阶,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跃上了新的台阶,“上海之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达到了新的高度。

  一、举全区之力,推动重大战略任务落地实施

  青浦区承载着进博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新城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任务。全区上下抢抓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聚焦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推动重大战略任务落地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ㄒ唬┩贫と且惶寤痉肚ㄉ杞爰铀倨?/p>

  2018年6月,出台《关于青浦区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与苏州市、嘉兴市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围绕“规划契合、设施汇合、产业耦合、功能聚合、治理融合、环保联合”6个组合拳和保障措施共7个方面,细化51项具体合作项目。全面提升交通辐射能力,轨交17号线、2号线、13号线西延伸集中开工,崧泽高架主线建成通车,沪苏湖铁路练塘站、示范区线,G15、G50抬升扩容,G318沪青平公路改扩建等工程加快推进,东航路、盈淀路、复兴路、元荡路等省界道路建成通车,青浦、吴江、嘉善“两区一县”6条区域公交示范线路正式运行。加快产业项目建设,华为研发中心和西岑科创中心正式开工建设,长三角金融产业园集聚基金规模1500亿元。深化江南水乡客厅规划,推进“方厅水院”、“江南圩田”等项目建设。持续夯实生态绿色基底,以淀山湖、元荡、太浦河等河湖空间保护为核心,实施湖荡群连通工程和活水畅流工程,元荡生态修复及岸线贯通示范工程全面竣工,蓝色珠链水环境治理(一期)和淀山湖堤防达标及岸线贯通工程(一期)建设全面启动,生态联保共治实现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执法。发布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大建设项目三年行动计划,青浦安排56个项目、总投资近2000亿元。积极争取上级对示范区的支持力度,长三角投资公司顺利落户青浦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打破行政壁垒、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改革集成,协同开展规划管理、环境?;さ?方面32项制度创新。一体化示范区政务服务互联互通事项达612项,首个跨省异地就医登记备案在青办结,企业营业执照等8类电子证照实现共享互认?;剿鞯辰纱葱拢纬扇亓檠俺L贫?,成功举办青吴嘉人才峰会,首次开展示范区三地干部交流任职。

 ?。ǘ┰猜瓿伤慕熘泄式诓├阑岜U先挝?/p>

  成立青浦区服务保障“进博会”前线指挥部,制定实施《青浦区承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总体方案》,建立“1+8”网格巡查工作架构,形成了前线指挥部靠前指挥、扁平化决策、挂图作战等工作机制。加强城市精细化管控,集中开展市容顽症专项治理,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部位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切实保障城市安全和环境整洁??怪驹阜裥卸闪ⅰ扒嗥治拿髦驹刚叻窳恕?,创立“微笑四叶草”志愿者服务品牌,推出党员先锋、平安守护、文明风尚、美丽家园、暖心微笑五大志愿服务行动,常态化开展迎办“进博会”志愿服务项目142个,全区超过1万名志愿者参与服务。持续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打造了9个常年展平台,引进英富曼、阿里“云上会展”、绿地汉诺威等会展产业链企业54家,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吸引70个国家和地区的176家客商入驻,东浩兰生进口商品展销中心获“上海国际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授牌。举办进博会溢出效应论坛、品质生活论坛、联合国采购大会等系列高规格活动。青浦出口加工区升级为综合保税区。跨境订单五年增长75倍。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挑战,我们坚守“进博展馆”和“社会面”两个阵地,聚焦“人、物、馆”等重点工作,紧盯入城口、居住地、流动中、核心区、活动点和监测哨等关键节点,加强进博会场馆和周边地区疫情管控,强化社区防疫工作,保障了第三、第四届进博会圆满成功。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南广场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南广场

 ?。ㄈ┘涌焱平缜殴士攀嗯ㄉ?/p>

  推进落实《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和上海市工作方案,出台青浦区实施意见及行动方案,5个方面46项重点工作有序实施。进一步明确战略目标,对标率先跨入经济第一梯队、率先形成千亿产业集群、率先建成国际枢纽城市、率先成为人居品质高地、率先打造社会治理样板“五个率先”的目标,突出规划引领、资源整合、产业发展、人居品质、社会治理“五个核心”,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推进机制,坚持路网建设、资源盘整、重点地块、综合整治先行,抓好规划研究、城市设计、项目投资、社会治理跟进,创新制定了统筹招商、利益共享的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设立了100亿元青东联动发展基金,确定首批19个项目,总投资62.6亿元,把大虹桥的辐射效应扩展到整个青东地区,为示范区联动发展探索了有益经验。

 ?。ㄋ模┤婵羟嗥中鲁墙ㄉ栊缕?/p>

  对标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定位,全面启动青浦新城新一轮规划建设,提出了率先建成江南文化新形象、枢纽门户新格局、数字经济新高地、幸福社区新场景、韧性城市新典范五大目标,致力于把青浦新城打造成一座富有区域竞争力、全球吸引力和时代生命力,江南古韵和现代文明融合迭代的全新城市。制定行动方案,确立了“高颜值、最江南、创新核”的发展内涵和“一核聚能、两带辐射、三片示范、水环串联”的总体空间格局?!耙缓司勰堋笔且酝馇嗨晒肺髦?,以综合交通枢纽为基点,集聚打造一个高创新浓度、高经济密度、高配置能级的城市中央商务区;“两带辐射”指一条东西向沿G50高速公路拓展的数字经济带和一条南北向沿外青松公路拓展的产城融合带;“三片示范”是重点打造3个城市示范点,包括城市更新实践区、未来新城样板区、产业创新园区;“水环串联”是把“水”作为城市的核心元素,深入推进生态修复、岸线贯通和复合利用,全面恢复城水相依、人水相亲、绿水相融的江南水乡风貌和文化生活场景。成立开发者联盟和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功开展城市推介活动,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的43个重点项目签约。加快推进中央商务区、城市更新区、未来样板区、产业创新园区等1+3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和规划调整,中央商务区地下空间、老城厢风貌等8个专项规划形成初步成果。坚持聚焦重点、出好形象,全面推进上达中央公园南苑、市民服务中心、数字之芯岛等重大项目建设,做好复旦青浦校区前期准备工作。

  二、持续推动创新转型,不断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

  青浦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有进工作总基调,深化区域发展战略,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郊区前列,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70亿元,年均增长5.8%;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231亿元,年均增长7.6%。

 ?。ㄒ唬┲Σ捣⒄鼓芗堵跎闲绿ń?/p>

  聚焦特色产业、核心园区和头部企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了快递物流、绿色金融和软件信息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以及一批百亿级平台,华为、网易、美的、安踏等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落地,上市公司增至31家?!叭罅礁咭惶厣?,即大物流、大会展、大商贸、高端信息技术、高端智能制造和特色文旅健康产业加快集聚,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成效初显,快递物流2021年业务收入达1350亿元。会展产业集聚企业164家,虹桥国际会展产业园正式揭牌。市西软件信息园不断发展壮大,纳入全市软件信息产业“一中四方”重要布局。北斗西虹桥基地、青浦生命科学园入选市级特色产业园区。招商引资持续发力,把招商引资和产业项目推进作为“一把手”工程,出台支持经济小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强化源头招商、产业链招商、平台招商。强化产业结构调整、园区二次开发和企业分类管理,累计完成产业结构调整1.7万亩。加快数字经济发展,高起点谋划长三角数字干线,着力构建“1条干线、5大支柱、10个基座、3条拓展带”的总体格局。

 ?。ǘ┩平卮笊枋┙ㄉ枞〉眯陆?/p>

  围绕城市化主线,布局完善一大批重大城市功能载体。崧泽高架西延伸、盈港路等道路全线通车,轨道交通 17号线开通运营并启动西延伸项目建设,与市区“同城效应”明显,交通格局发生根本性改变。新增运营公交线路27条、总长度63公里,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38.4%,群众出行条件显著改善。区应急联动中心、体育文化中心、档案馆等重大设施建成启用。宝龙生活广场、富绅时代广场、绿地全球贸易港、山姆会员店、万达茂、绿地缤纷城等一批商业综合体建成开业,进一步集聚了上海乃至长三角的人流和商机。重固新型城镇化项目入选财政部PPP项目库,与中建八局的合作持续推进。编制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和三年行动计划,完成43个“智慧+”示范项目,重点区域5G基站全覆盖持续推进。

  (三)深化改革创新取得新成效

  国资国企改革持续深化。实施青浦工业园区、张江高新青浦园区、青浦出口加工区“一园三区”一体化改革,青发集团、公用事业公司完成重组设立,国有企业二级子公司由81家精简至57家。成立青浦房屋管理有限公司。改革地方储备粮国有储备管理机制。国资国企市场化运作能力增强,设立青发创投基金、百村基金,组建青浦文旅发展(集团)公司。成立上海股权交易中心青浦服务中心。推进“镇财区管”,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区镇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区级财政支出预算绩效管理全覆盖。强化审计监督,推进审计全覆盖和整改闭环管理,在全市率先出台审计整改标准认定办法,消除承诺整改,对未整改问题跟踪督办,严肃开展问责。创新创业氛围日趋浓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由2016年的1.6%提高到2021年的3.6%。累计认定市高新技术企业1250家,华测导航获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设立青发创投基金助推企业发展,成功投资18个项目。发布“青峰”人才政策,建立“上海青浦(长三角)留学人员创业园”,人才占从业人员比重达48.1%。

 ?。ㄋ模┦迪钟袒肪澈统鞘兄卫硇绿嵘?/p>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网上政务大厅、“互联网+政务服务”基础上,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一网通办、青浦好办”品牌。建成大数据资源平台一期,形成10件高频事项“一件事”服务清单,审批可办率达100%,电子证照应用率100%,政务数据归集率95%,网上办结率61.5%。设立企业服务“一窗通”专区,企业最快2天即可具备经营条件,企业变更、注销事项时限压缩到5个工作日。设立社会投资项目审批审查中心,实行“一窗受理、并联办理”。启用建设工程联审共享平台,全面实行综合验收、多验合一,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至100天。落实“减税降费”举措,停征、取消部分区级行政事业性收费。着眼于“高效处置一件事”深化“一网统管”,成立区、街镇城运中心,建成区城运平台(一期),完成政务云、视频共享平台建设,城市运行管理平台建设基本完成,推进12类智能化应用场景,推广崧润路派出所“1+X”试点。进博会“一网统管”获上海市“城市治理最佳案例奖”。推动“一网统管”流程再造,非警务类警情分流率位于全市前列。网格化管理不断优化,受理12345市民服务热线工单25.6万件、按时办结率99.4%。基层党建网、城市管理网、综合治理网“三网融合”及党建服务站、综治中心、社区事务服务中心“一站两中心”建设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三、坚持共建共享,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青浦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围绕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目标,坚持城乡统筹、区域协同,探索形成了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双轮驱动”“点片面”分类推进的振兴模式,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新突破。

 ?。ㄒ唬┚劢古┮涤胖矢咝?,提升产业能级

  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品牌建设为抓手、产业融合为延伸,积极打造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率达到30%。完成农业布局规划、设施农用地规划,完成粮食功能区、蔬菜?;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三区”划定。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专业户”的产销一体化模式,拓展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线上线下新市场,练塘茭白、白鹤草莓、青浦蛙稻米等农产品知名度不断提升?;蛟焖?、水生作物、特种水产“三水融合”绿色生态立体农业片区,建成高标准农田20.18万亩,其中“淀湖源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成为青浦农产品推广的重要抓手,拥有33个子品牌,2021年销售值达到6.78亿元。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创建4A乡村旅游景区2家、五星级农业休闲园3家、三星级农业休闲园5家,农事旅游节庆3个,创建乡村旅游线路5条。2021年接待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人次84万,直接收入1.62亿元。

 ?。ǘ┚劢姑览鱿绱褰ㄉ?,提升农村品质

  坚持规划引领,编制《青浦区美丽乡村建设(2015-2020)建设规划》《青浦区村庄布点规划》,完成全区11个街镇郊野单元(村庄)规划编制??瓜刃邢仁?,以“美在生态、富在产业、根在文化”为主线,坚持“整治、建设、管理”三管齐下,按照先“镇级达标创建”“区级示范村建设”,再创“市级示范村”三个层级,分层分级稳步推进。注重项目整合,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个平台,将各部门各条线已有的村庄改造、河道整治、生活污水处理、道路建设、桥梁改造、林地建设、农田水利、环卫设施、养老设施、文化体育设施等项目进行整合、聚焦。持续推进农业招商,积极推动中建、衡山集团等国资国企参与乡村产业振兴。完善政策设计,对政策未能覆盖的项目,及时出台区级专项奖补政策,设立专项奖补资金。同时,积极引导各街镇、相关村增加自筹资金投入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提升建设成效。加强监督考核,区相关部门定期督查考核、每年对街镇“以奖代拨”考核、对村居“综合优秀奖”评定考核,为美丽乡村建设提速增效。截至2021年底,成功创建三批8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33个市级、55个区级美丽乡村,美丽乡村建设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三)聚焦农民富裕富足,提升幸福指数

  完善“三农”领域投入优先保障机制,将涉及乡村振兴及农业农村民生领域的资金投入作为财政预算安排的重要内容,优先安排,确保财政投入和“三农”领域重点工作任务相适应。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完成村社分账工作,全区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完成,土地经营权委托流转率超过85%,全面完成镇级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强化效果导向,优化村居转移支付、“以奖代拨”考核办法,鼓励街镇、村居创先争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帮扶54个“造血”平台项目规范有序运行,“百村基金”村级集体经济参投3.46亿元,三级造血平台覆盖97%以上经济合作社。完成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签约3012户、农村低收入户危旧房改造111户。

  四、注重民生为先,着力打造高品质幸福生活

  青浦区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通过优化社会公共服务,提升居民保障水平,营造安全法治环境,努力让群众过上高品质幸福生活,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ㄒ唬┘涌焐缁崾乱捣⒄孤跎细咛ń?/p>

  2017年8月,以滚动实施社会事业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开展一系列攻坚改革行动,进一步完善民生政策体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2021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000元,年均增长7.9%。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引进世外、平和、协和、兰生复旦等一批优质教育资源。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建成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医院,完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加快推进复旦妇产科医院青浦分院建设。扎实推进城中村改造、养老托幼服务等一批民心工程。滚动实施“美丽美丽家园”三年行动计划。完成了第一批15个美丽街区建设任务。建成了43公里岸线和3000亩滨水空间的环城水系公园,为群众打造了“走得进绿、靠得近水、留得住乡愁”的生活秀带和创业空间。全面落实、全力以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医疗保险、帮困救助等工作,新增养老床位3344张,累计动迁安置居民 3765余户。建设“安全、和谐、美丽”的幸福社区,出台相关工作意见,建立以线下社区中心为核心的“家门口”服务体系和以线上“幸福云”为平台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整体塑造精细化规范化的社区管理、精准化共享化的社区服务、精致化现代化的社区空间,首批20家示范点已成为市民身边的幸福阵地。

2020年10月24日,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医院正式投入运行

图为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医院

  (二)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结出丰硕成果

  始终把文化建设作为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重要工程,大力弘扬上海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全面打响“上海之门”城市品牌,深入塑造“上善之城”文明形象。塑造了“抢拼实善”新时代青浦奋斗精神,其核心内涵就是“抢”的意识、“拼”的勇气、“实”的作风和“善”的追求,为青浦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成功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撤县建区20周年等主题活动。2017年9月,实施文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挖掘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内涵,崧泽遗址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青龙镇遗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さノ弧3闪⒔衔幕芯吭?,建成青溪知道书院、水城门等一批富有文化记忆的“网红打卡地”。举办“环意”长三角自行车公开赛、世界华人龙舟邀请赛等重大赛事,奥运金牌实现“零”的突破。

  (三)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出更大步伐

  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滚动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成立区级河湖管理事务中心,河长制实现全覆盖。全面完成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清拆,配合完成金泽水库建设,全面完成第二轮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持续推进中小河道整治、断头河治理、小区雨污混接改造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质量优良率五年上升 17个百分点,国考、市考断面水质持续稳定达标,劣Ⅴ类水体全面消除,水质优良率持续提升,成功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实现 100%,绿化覆盖率达43.3%。推进重点能耗行业结构调整优化,万元GDP能耗下降20.8%。统筹推进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和农村人居环境“三大整治”,持续开展“五违四必”综合治理,拆除违法建筑2000万平方米,城乡环境更加优美,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市前列。荣获2019年度“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励县”称号。

 ?。ㄋ模┙糇ヒ咔榉揽厝〉弥卮笳铰猿晒?/p>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青浦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迅速构建坚强有力的指挥动员体系,形成了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社区防控组、复工复产组、学校复课组、口岸检疫组、维护稳定组、疾控医疗组、物防环境组、舆论宣传组、综合保障组“一办九组”协同运作的工作架构,团结带领全区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统筹抓好全区疫情防控,开展“双守双共、联防联控”行动,组建战“疫”支援队,动员1.85万名党员到社区“再报到”,1250支党员突击队和党员志愿服务队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沿,牢牢守住了上海之门“铁甲防线”。加强长三角联防联控,开展“双守双共”行动,建立“租管家”信息平台,强化群防群控。成立医疗救治专家组和应急保障医疗卫生队伍,组织驰援武汉抗疫一线、支援浦东机场守好国门。集中开展重点企业走访,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制定实施分类复工复产复市方案,出台“青惠十七条”扶持政策,成功保障了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坚持把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作为重要任务,持续紧盯关键点,抓实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大活动和特殊机构防控措施,构筑起覆盖全区的疫情“防火墙”。

 ?。ㄎ澹┪破桨睬嗥趾头ㄖ吻嗥纸ㄉ璩氏终感戮置?/p>

  以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为抓手,着力构建遵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环境,大力打击违法犯罪,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严厉惩治了一批扰乱市场秩序、侵害群众利益的违法乱象,有效维护了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建立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相关机制,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青浦建设和市域社会治理试点,在全市首创“三网融合”、“平安青浦指标体系”等体制机制,建立“平安报表”制度,推进社区综治中心全覆盖。全面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建立了领导包案、销项攻坚机制,397件突出矛盾综合销项率达到95%,东兴债务纠纷造成的烂尾楼等一大批历史积案得到了彻底解决?;贫ㄖ握痉洞唇?,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建立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推进重大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推动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三项制度”落实,完善“双随机一公开”制度,深化政务公开,法治青浦、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一体推进,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全面加强。

  未来五年,是青浦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在“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的市域空间新格局中,青浦肩负重大使命。青浦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示范区三地、虹桥核心四区、五个新城“三条跑道”上比学赶超,奋进新征程,展现新担当,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枢纽门户而不懈奋斗。

 ?。ㄖ泄睬嗥智呈费芯渴?徐卫华、於依凭、赵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