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统一战线工作经过改革开放初期的拨乱反正,积极恢复了同舟共济、肝胆相照的优良传统,努力开拓了大团结大联合的新领域,陆续丰富了适合新形势的工作方法,已经成为凝聚人心、发展经济、振兴上海的重要力量。进入20世纪90年代,民主党派工作的地位与作用愈加凸显。
上海历来是民主党派成员集中之地,也是许多重要活动的发源地。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初期上海八个民主党派成员总数为3万余名,约占全国民主党派成员总数的10%,担任中央委员以上的人数在各?。ㄖ毕绞校┲惺亲疃嗟模⒂卸嗳巳沃醒胫飨?、副主席,反映了上海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工作在全国的地位与影响。
一、中共上海市委全方位地建设多党合作基础平台
1989年中共中央制订《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首次用参政党这个概念来界定民主党派的性质与地位,并阐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以合作取代对抗,用协商代替争斗,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党共存并发展的政治生态。因而这一时期,民主党派工作的重点从恢复转向发展,肩负了承上启下跨世纪的重任。中共中央统战部起草的《九十年代统一战线部门工作纲要》对民主党派工作明确了三项任务:新老交替、自身建设、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中共上海市委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思想上统一到中央的决策,组织上研究新情况、制订新措施,物质上创造条件改善民主党派的办公条件,全方位地推进落实文件精神。
?。ㄒ唬┫富醒胝撸芯恐贫└髦种贫?、办法
中共上海市委主要领导亲自参加重要活动,结交重要朋友。市委提出发挥统战部的党委职能部门作用,加强归口管理,有效地发挥了统战系统的整体优势,在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方面,上海取得了新的经验,新的进展。结合上?!叭甏蟊溲钡纳缁岱⒄鼓勘辏裰鞯撑闪系餮?、结合反腐倡廉纠风,发挥特约人员的作用很有开拓性。
在各级党组织的共同努力下,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上海日趋规范化、制度化,具体表现在五项工作:
一是坚持政治协商,不断增强各民主党派同中共中央及中共上海市委的共识和一致性。坚持“民主协商会”、“情况通报会”、“双月座谈会”、“小范围高层次谈心会”、“对口联系会”等各种行之有效的协商形式,向党外代表人士宣传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通报重要情况,协商达成共识。1992至2002年的十年中市委共举行座谈会58次,民主协商会19次。
二是鼓励民主党派为上海“三年大变样”和“新三年大变样”献计献策。帮助参政党提高参政议政质量,并在参政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参政议政以政协为大舞台。统战部推动、引导民主党派立足参政党的基本职能,发挥自身优势,围绕改革开放和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咨询服务等工作。1997年至2002年间各参政党以及工商联共形成调研报告116份,集体撰写上海市或全国提案和议案870份,个人撰写市或者全国提案和议案2839份,在市或全国大会发言 106 人次。
三是继续做好特约人员的工作,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90年代后期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司法机关聘请特约人员共35名,全市总人数 70名?;勾又贫然肷缁峄矫孀鞒雠?,让特约人员更广泛接触群众。
四是帮助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组织建设的重点是领导班子建设和工作班子建设,选配好旗帜型人物和主持工作型骨干,帮助引进德才兼备具有代表性的人才。思想建设方面协助他们组织好中心组学习与党派各级组织的学习,引导他们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机关建设方面着重协助党派建立健全五个工作机制(反映社会政治信息的机制、自我教育机制、发挥群体优势的机制、培养人才的机制、民主党派机关工作的机制)。
五是树立服务观念,为参政党办实事,如解决办公场所、人员编制、用车、住房困难等实际问题。同时,执政党自身工作也在不断制度化、规范化,把民主党派工作的原则细化为“到位而不越位,支持而不代替,帮助而不包办,关心而不干涉”。
在建章立制方面,如1994年把发挥区县和大口党委的作用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建立了区县和大口统战部长联席会议制度,拟制了“上海企业统战工作条例”、“关于加强区县统战工作的若干意见(草案)”,转发了委办区县局统战工作的经验50余篇,把统战工作列入区县领导岗位责任制。1996年起,根据八个民主党派的特点和优势,确定了相应的政府职能部门与之建立对口联系,定期沟通,加强了情况通报与意见反馈。如市科委与九三学社市委,市教委与民盟市委,市卫生局与农工党市委、市台办与台盟市委等建立了对口联系。1999年拟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劝说党外代表人士留在党外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加强了党外干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2001年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联合制定下发了《2001—2005年上海市培养选拔党外干部担任政府和司法机关领导职务工作规划》,明确规定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主要措施以及组织领导。
?。ǘ┤ψズ玫撑墒屑痘唤?,推动“世纪交接”
民主党派的社会影响,主要来自代表人物的作用,上海在这方面优势明显。如民盟的苏步青、谈家桢、民建的陈铭珊、民进的柯灵、致公党的董寅初、农工党的陈灏珠、九三学社的杨槱、工商联的刘靖基以及无党派的巴金等人,不仅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也是在各自领域颇有建树的学者、专家、企业家,其中有6人担任民主党派中央名誉主席(或副主席)。改革开放以来他们以“老牛明知夕阳短,不须扬鞭自奋蹄”的精神,带领广大党派成员投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成绩卓著。但到了 90年代中期,这些代表人物年龄偏大,后继乏人的矛盾已经亟待解决。据1995年上海市委统战部的分析,当时在全国政协担任副主席的4位非中共人士以及民主党派中央的6位副主席中,有8位到1997年换届时要有人替代。民主党派上海市委主委中的 50%、常务副主委中 75%、秘书长88%要有人替代。
中共上海市委认为,90年代是党外代表人士继往开来,实现新老交替的关键时期,努力培养一批坚持正确方向,能与共产党长期合作的新一代代表人物是个既具有战略意义,又十分紧迫的任务。着眼点和着力点是以人物工作为总抓手,做团结稳定工作为总要求,以坚持党的领导,巩固政权建设为总目标,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上海爱国统一战线,为促进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新一轮“三年大变样”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而贡献积极力量。
上海市委强调,培养安排党外干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事安排,而且关系到坚持和发展多党合作政治协商这一基本政治制度。市委决定实施“八个一”工程,即物色培养1000名各级政治安排的后备人选, 100名担任局级政府实职的后备干部,100名进入民主党派领导班子的后备人选,100名少数民族和宗教代表人士;联系100名海外高层次代表人士,100名经济界(包括国有企业与新经济组织)党外代表人士, 100名教、科文、卫界党外人士,100名方方面面有影响、有本事的党外人士等的计划,对党外干部的物色、选拔、培养、考察、安排、使用等各个环节作了详细的设计。
1995年初,本市担任政府及司法机关领导职务的副处级以上党外干部有195名,到年底已经增长为246名,其中副市长1名,局级干部 28名,全市19个区县政府领导班子中有党外副区(县)长17名,区长助理1名。数量明显增长的党外干部队伍,为民主党派换届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换届以后的民主党派市委领导班子,年龄明显降低、学历有所提高、成员的互补性和代表性都得到增强。
如,民革市委1992年6月换届后,市委领导班子平均年龄64.13 岁。1997年7月换届后领导班子平均年龄是53.7岁,最大59岁,最小48岁。2002年7月换届后领导班子的知识结构和专家、学者比例有明显提高。
民建市委2002年与1992年相比,班子成员的最高年龄和最低年龄都下降12岁,平均年龄下降11.6岁。大学本科以上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上升24.4%。
农工党市委领导班子两次换届后平均年龄51.6岁,比1992年下降8.6岁,并优化了知识和专业结构。
九三学社1992年市委领导班子的平均年龄是64.1岁,到2002年下降为57岁。
台盟市委领导班子平均年龄从1992年的66岁下降到2002年的 54.8岁,成员中既有专业领域中的专家学者,又有长期从事行政领导的骨干,结构更具代表性。
换届中,几位德高望重的民主党派老领导主动让贤,促进了新老交替顺利进行。2002年5月至7月的换届中,全市八个民主党派正副主委共有32人退下,占上届班子总数的40.5%。新进班子成员28人,占实际规模的39.4%。
?。ㄈ┌镏纳泼裰鞯撑墒屑痘氐陌旃跫腿嗽贝?/p>
上海市民主党派大厦是上海市统战系统的重大实事工程,是统一战线的标志性建筑。1990年上海市委批准同意建造。大厦设计建造过程中,广泛征求民主党派领导的意见,充分发挥党派成员中专家的作用,各党派市委都派出一名副主委参加筹建领导小组,并由工程技术专家、民革市委主委徐以枋任副组长,由当时分工联系民主党派工作的市委统战部副部长赵定玉任组长,决定设计建造中的重要问题。该大厦地处中心城区,共征用土地3762平方米,动迁了1个车间、2个仓库、3 家商店和29户居民。主楼地下1层地面21层,高103米,建筑面积 19943平方米,是一幢综合性的、设施比较先进,使用功能比较齐全的智能化高层建筑。建筑获得上海市优质工程“白玉兰”奖和全国优质工程“鲁班”奖。1996年12月,市委统战部在上海市民主党派大厦举行落成庆典仪式,大厦竣工启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为大厦题名。当时进驻了各民主党派市委机关、统战性社会团体及市社会主义学院共13个单位。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刘延东、民盟中央主席费孝通、民进中央主席雷洁琼等先后到大厦现场视察,一致认为这幢大厦的建造,真正体现了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对统一战线对多党合作的重视。大厦建成启用后,市委统战部又陆续协调,帮助解决了服务中心增加编制的问题、建设停车库问题、收回裙房增加办公面积问题。此后,各区的民主党派办公用房也相继得到改善。
与此同时,市委统战部先后请示市委、协调市编委和民主党派市级机关,帮助解决了党派市、区二级机关干部的编制平衡问题,逐年增加了由市财政拨款的党派机关办公经费(区县参照执行),并在当时的困难情况下,想方设法参建住宅房,用以解决部分党派机关干部的住房困难?;共握罩醒氲淖龇ǎ?名年过7旬、长期负责日常工作的民主党派市委专职副主委由副局级提为正局级或享受正局级待遇。
二、民主党派全面开展参政议政,参与上??焖俜⒄?/p>
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以后,上海进一步改革开放加速经济发展,努力实现邓小平对上海工作提出的“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要求。民主党派工作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号召下,出现了全新的面貌。
(一)民主党派成员充实到人大、政府和司法机关议大事、任实职、办实事
据1994年统计,上海市担任政府及司法机关领导职务的副处级以上党外干部仅195人(其中包括副市长1名,局级干部21名,处级173 名)。到1998年,全市副处级以上党外领导干部的总数就猛增为1800 多名,担任局级领导职务的有104名,其中在市政府委、办、局和司法部门任职的15人,在区县人大、政府、政协任职的45人,在高校、研究所任职的44人。到2002年,在政府及司法机关担任副处级以上职务的人数上升为246名,其中副市长1名,局级干部28名。
1992至2002年间,民主党派成员中有3人先后任上海市副市长,即九三学社的谢丽娟、农工党的左焕琛以及民进的严隽琪,均成为旗帜性的党外人士。谢丽娟曾在1988年阻击上海甲肝大流行中发挥了组织领导作用,赢得社会口碑。左焕琛主持创建了“社区卫生中心”,从体制方面推进了公共医疗卫生改革。严隽琪是信息工作专家、“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担任副市长不久又被调往北京,在更高的层面发挥民主党派负责人的旗帜作用。致公党俞云波被任命市检察院副检察长、民盟李昌道担任市高级法院副院长,在当时都被认为是干部使用方面的突破,社会影响较大。
在人大任职的民主党派成员,经常以自身的专业造诣提出关乎国计民生的议案,促使人大完善法规,政府采取措施,从而使社会得到发展。如,加强药品管理问题。1994年7月在全国人大八届八次会议上,民建成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上海市工商联副主任委员(副会长)孙廷芳针对我国医药工业遭到新的冲击,医药市场假冒伪劣药品泛滥,人民健康受到严重危害、甚至被夺去生命的严重情况,大声疾呼“遵法律、顺民意、惩治假冒伪劣药品必须紧抓不懈”,并提出了5项具体措施:医药行业的体制要理顺;医药制品必须由国家专营;价格体系要完善,禁止搞价格竞争;对广告宣传要加强监督和管理;惩治假冒伪劣药品执法要严正。同年9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管理的紧急通知》。同年12月,孙廷芳又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上呼吁,政府要严厉地责成各级部门的配合,齐抓共管,来贯彻国务院《紧急通知》,把打击假冒伪劣作为兴国力、扶正气来抓。此次发言在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台播出后,正在北京出席全国医药管理局长会议的相关领导们纷纷支持和响应。
又如,加强产品管理,制定质量法问题。2000年3月,在全国人大九届三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郑健龄针对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利益,败坏国家声誉的情况,领衔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治理力度,尽快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法”的建议》,对原来的法律条款分别从伪劣产品的范畴、伪劣产品的存放运输、证据认定、产品包装、处罚程序和力度等方面提出具体修改意见。议案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列入当年的法律修改计划,2001年正式颁布了新的“产品质量法”,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专栏还就此特邀郑健龄作为嘉宾录制了专题节目。
全国人大常委、民革上海市委主委厉无畏每年多次参加人大组织的视察、调研活动,了解到我国存在个人收入呈“倒金字塔”结构的情况,为此他撰写了多篇建言献策材料。2001年他带领民革市委有关专家承接了上海市政府向社会公开招标的决策咨询重大课题《劳动价值理论与收入分配研究》,提出要促成中等收入层增长的“两头小中间大”的理想的“橄榄形”分配结构。建议政府继续采取各种政策措施“抓两端促中间”,用战略眼光策划做大中等收入队伍的每一个步骤;真正把按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分配作为按要素分配的主要突破口;努力把按劳分配作为改善普通劳动者收入水平的主要途径,切实把强化收入再分配作为分配中实现社会公平和总体目标的主要措施。
致公党市委主委俞云波在全国人大九届五次会议上的发言《诚实守信是道德建设的当务之急》引发社会共鸣。俞云波从中央“以德治国”的要求出发,针对社会上老百姓最关心的诚信失范问题,列举出司法活动中的假书证、假凭证、假鉴定;经济活动中的假账、假冒商标、假发票、假审计报告;体育界的黑哨;学术界的剽窃现象,指出“这些种种失范已经成为中国当前的一大社会公害?!辈⒅赋觥叭Φ囊旎侨Φ囊恢指堋?,指出“不讲诚信、弄虚作假的腐败已经严重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已经影响到政策形成的科学性与正确性,影响到施政的效果”。针对干部队伍中的诚信问题、建议“国家干部、公务员在执行公务中要对上级讲真话报实情。地方对中央更要如此,这要作为政治纪律”,建议“诚信要作为考核干部的内容之一?!庇嵩撇ǖ姆⒀砸鹆私竺?、李瑞环等中央领导的关注,也在委员中引起共鸣。不久,《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等12家媒体转载报道了俞云波的发言。
?。ǘ┱岚负痛蠡岱⒀猿晌握檎匾靥?/p>
人民政协是民主党派的重要舞台,也是执政党与参政党(以及无党派)合作共事的重要平台,提案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重要形式。在上海市政协委员中,民主党派、无党派成员的比例保持在总数60%以上。根据上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市政协委员的总名额还陆续扩大,用来充实一批新的代表性人士,第九届市政协委员就由720名增加到760名。
提案分集体提案和个人提案两种类别,都涉及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精神文明及政治文明、市民生活、反腐倡廉和法制建设等方面。以经济界人士为主体的民建,自然对经济建设尤为关注。有“提案大王”美誉的王洪昌,是全国政协常委、民建市委常务副主委,他长期致力于“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专题调研,他的《关于加强税收征管与推进财税改革若干问题的建议》、《对治理“三角债”、清旧债、堵新欠的若干建议》等受到国务院、民建中央和上海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他执笔的
《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解困与发展工作若干问题的建议》的调研报告,被上海经济研究中心列入上海决策咨询研究热点课题。1993年至1997 年,他以个人名义向全国政协提交提案117件,向市政协提交提案41 件。根据他的建议,《经济日报》在1996年4月,发起一场大讨论,提出“既要讲经营之道,更要讲为人之道”,参与者们广泛交流政治思想、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不仅提高了企业家的经营水平,更促进了良好的社会风气,推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还开创了全国性报纸根据政协委员提案发起大讨论的记录。
教育方面,民盟和民进有自身的人才优势,经常提出重量级提案。如2001年,民盟市委在全国政协八届四次会议上就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中,办学管理体制、合作对象选择、专业设置、质量监控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七点建议:一、教育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开放意识;二、制定合作办学的管理办法,对合作双方的权利义务作出明确的规定;三、慎重选择合作对象,确保办学质量;四、慎重设置专业,以适应近五到十年重点发展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五、定期认定境外、国外大学颁发的学历文凭和学位;六、政府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学费不必管得过细,只须限定最高额;七、要在政策上鼓励本市高校有优势有特色的专业到国外、尤其是到西方国家合作办学。该提案获全国政协优秀提案。民进市委也在十年间提出了45件关于教育方面的提案,内容广泛,涉及深化上海高教体制改革、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现有教师人事管理制度、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依托社区开展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等等,几乎覆盖了上海教育界存在的种种问题,并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大部分建议被有关部门采纳。
针对大批农民工子女进城失学的现象,1998年九三学社上海市主委谢丽娟向全国政协递交《关于制止民工子弟成为21世纪新文盲》的提案,要求国家有关部门修改政策和法规,重视和保障进城民工子弟受教育的权利。该提案得到国家教育部回应,联合发文要求以流出地为主解决民工子弟的义务教育问题。此后几年谢丽娟委员针对文件在实际操作中的难点,跟踪调研,提出跟踪提案。这些建议,促进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改善外来民工子弟义务教育的现状。
致公党市委在1999年市政协大会上提出《关于疏浚苏州河底泥的分析及建议》,分析了苏州河底泥分布特征和苏州河底泥对上复水体的影响,对如何处置作出具体建议。提案很快得到市苏州河整治办公室领导重视,亲自到致公党市委与有关专家讨论如何落实。2003年3 月,该提案的建议内容,被列为当年上海市重大市政建设项目的第一号工程。
民主党派敏锐地呼吁,要警惕经济发展中的隐患与弊端。1995年 3月,在全国政协八届三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市委副主委顾宗棠,全国政协常委、民建市委主委陈铭珊,全国政协常委、民建市委常务副主委王洪昌根据当时国有企业存在的一些腐败问题,提交了《关于重视加强企业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问题的建议》,提出:严厉治标、重在治本,加强对干部的监督。建立严格的约束机制。实行奖惩办法。加强审计,严肃财经纪律。把好企业领导出国考察审核关等建议。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在答复中称:提案列举的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方面的问题的确不同程度地存在,所提建议具有可操作性,很有参考价值。该提案被全国政协评为优秀提案。
上海市政协的提案委员会推动了提案的办理和落实:
1998年、1999年市政协九届一次、二次会议期间,民革市委、民盟市委、民建市委、台盟市委和部分委员针对上海养殖业畜禽粪便污染、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造成水源、环境污染和大气质量下降等问题提出 20多件提案。1999年4月,提案委员会组织提案者和承办单位座谈讨论办理落实有关“治理农村环境问题”的提案情况。1999年,政协副主席带领部分委员到南汇县航头镇、泥城镇、康桥镇等地,跟踪了解农村环境整治情况,推动提案的办理落实。
八届、九届市政协(1993.2—2002.2)期间,各民主党派、市工商联以及黄关从等十多名委员就加快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问题提出提案90多件,提案委员会先后开展跟踪调查、推动办理活动约10次。 1999年5月,市政协副主席带领委员分别跟踪了解办理情况。由于政协的提案前瞻性较强,市科委吸纳了市政协提案的有关建议,会同市计委、市财政局、市国资办等单位研究制定了《上海市科技创新基金运作方案》和《上海市科技创新投资管理暂行规定》。
这个时期内,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市政协委员,关心下岗待业的再就业,就妥善安置企业结构调整中的富余人员;下岗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广开就业,为下岗人员再就业创造条件;加快落实“再就业工程”;建立劳务中介网络,培育、健全、规范劳务市场;加强下岗待业人员再就业的技能培训等问题,提出130多件提案。提案委员会组织跟踪视察活动近10次。如市劳动局成立了再就业工程调研小组,1995年提出下岗待业人员再就业的9条政策和具体措施,1996年又联合市经委、市财政局、市社保局、市工商局、市总工会、市妇联发布关于深入开展再就业工程的8条意见,要求全社会关心下岗待业人员的再就业。 1997年5月,市政协副主席带领市政协委员到市劳动服务公司信息管理中心跟踪了解“再就业”培训,建立劳动服务信息网络等提案的办理情况。2000年10月,市政协组织民建市委、台盟市委及部分委员跟踪视察上海市职业培训中心,听取市劳动局和社会保障局介绍有关“再就业”和“协?!狈矫娴奶岚赴炖砬榭觥N泵嵌酝卣股虾J欣投κ谐?、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采取措施创造就业岗位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党派、团体、专门委员会提案数量由市政协第七届委员会的221 件,发展至第八届的638件和第九届的676件。
(三)开展专题调研聚焦热点、重点问题
专题调研通常由党派市委职能部门负责,集中了本党人才资源,一些特别重要的选题,往往由主委或副主委亲自担任课题负责人。经过各级统战部门的协调,被调查单位一般都积极配合提供帮助。调研报告则往往转化为各党派市委的议案或提案,不仅提升了建议的“含金量”,也帮助民主党派工作进一步由务虚转向务实,能紧紧把握社会发展的脉络,并就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发表意见。
如1994年台盟市委完成《上海台商投资情况跟踪及其对策研究》,经过对1984年上海建立首家台资企业以来十年期间,台商在沪的投资规模、方式、地区分布、回报、项目技术水准、生产质量等开展调查分析,归纳出台商在沪投资碰到“缺乏对台商的配套管理、政出多门、台商投诉无路”、“金融、税收政策的执行上存在脱节之处”等七大类问题。次年的市政协会议上,台盟市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根据上海的情况,分行业、分项目对台商进行招商”等7条对策和建议。建议被有关部门采纳。2002年又承接了《“渐进式台独”的主要表现及我们的对策研究》这样的重要调研课题。
1998、1999年,民盟市委先后在上海市和全国政协会议上作大会发言并提出提案,呼吁尽快建设上海深水港,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早日形成。在此之前,民盟市委主委张圣坤两次率盟内专家赴南汇,就深水港开发建设的前景和前期规划进行考察调研。
九三学社市委2002年提出《上海市岸线与滩涂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报告指出,现存的外围岸线资源供不应求,制约着本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提高上海国际大都市综合竞争力,应实现岸线与滩涂的可持续利用。报告提出6条对策建议,获得市科委主持召开的专家组认可。该课题2004年获得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
民建市委在开发建设北外滩问题上投入了大量精力。2001年根据国家“十五”发展计划纲要,民建市委向市政协大会递交了《关于创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外滩航运商贸服务区的建议》之后,又联合民建虹口区委成立专题课题组,在5个月内按照如何规划、定位、市政配套、环境交通、房产开发、服务设施、商业布局等专题,先后走访有关单位和政府部门,发放1200份调查问卷,邀请企业和航运机构专家学者召开了 10次专题研讨会。在归纳汇总了136份专家的书面建议并多次征求了10多位专家意见后,完成了“关于开发建设北外滩国际航运商贸区的若干建议”调查报告和“北外滩航运商贸区规划开发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报告”等14篇近5万字的调研论文集,对北外滩建设要强化统一领导、注意资源整合,要合理布局、营造滨江特色等6个方面提出36条具体建议,得到市城市规划管理局领导的高度重视,认为调查报告内容翔实丰富,围绕主题,有充分的调查资料,又有从各个角度阐释的分报告,尤其采用“德尔菲法”形成的专题统计分析报告作为总报告的支撑,很有新意。报告不仅有结论性意见和发展目标,同时也提出实现目标,政府可采用的方案以及相关的措施、机制、政策的建议,体现了可操作性。 2002年,北外滩建设进入实质启动阶段,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和虹口区政府继续邀请民建参加规划研讨审定和献计献策。
组织系列调研也能促进建议的深度。如农工党市委十年间,针对医卫、教育、科技、经济、环境、人口等方面的调研,形成28篇调研报告,还开展了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政府公共政策、人口问题的三个系列调研。
八届、九届市政协(1993.2—2002.2)期间,市政协的经济委员会举办专题论坛、专题研讨和大型专题座谈会20余次。开展专题调研33 项,组织考察、视察、报告会和各种活动近100项,为促进上海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促进党政部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积极建言献策,发挥了有效的作用。调研课题大多是党政部门关心的热点、重点问题。如完善上海组织协调机制和快速反应能力、建立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迎接“入世”、提高国有经济控制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政企分开和富余人员的分流,发展国有小企业等等。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履行民主监督职能,先后多次组织委员参加全市财政、税收、物价大检查和安全生产视察、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执行情况、上海主副食物价情况等组织明察暗访。
?。ㄋ模┓⒍愠稍笔占从成缜槊褚?/p>
从部分党派成员的个人行为,到发动全体成员的组织行为,是这个时期社情民意工作的特点。各党派市委纷纷设立了信息类刊物(如民革《信息简汇》)加强指导促进交流。数量多,范围广,一事一议,是各党派收集社情民意的特点,从中可直观广大民主党派成员对改革开放的热切期盼、对社会发展的拳拳之心。
有的关注发展方向,提出预见性办法,如民进会员艾小白提出“尽快建立我国纳米技术研究中心”。他认为,纳米技术是明天最能产生突破性进展的领域,21世纪人类面临的人口、粮食、能源、资源、环境五大?;赏赡擅卓萍嫉姆⒄苟玫浇饩龌蚧航?。组建国家纳米科学和纳米工程中心是顺应潮流,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该建议受到朱镕基总理的批示,并得到落实。
有的关注社会热点,如民盟提出“教育也要打假”。指出假教育现象充斥社会:假证书、假文凭、假职称、假学位,以及假课程、假内容等。强调教育是求真的事业,假教育败坏了社会风气、会危害世世代代。提出打假的措施,呼吁不要把提高学历、攻读学位搞成一窝蜂。
有的纠正不良倾向,如九三学社呼吁“切忌盲目从国外引进人才”??隙恕把笕瞬拧比肥蹈颐且恍┬幸岛推笠荡戳诵碌睦砟?、观念和做法,但切忌“一窝蜂”引进。质疑了北京某著名大学以每月 100万的高薪从美国聘请一名年已70岁的洋教授,且聘期仅三个月的做法。
民主党派成员中的专家提出专业问题,可以帮助政府防患于未然。 1997年,民盟成员、嘉定县环境?;ぞ指呒豆こ淌π茉频┳吹囊黄泄厥薪贾行『恿魑廴狙现兀匦爰涌熘卫聿椒サ谋ǜ?,被《解放日报》内参转发,引起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视,并作了重要批示。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在他的报告上批示:“通过治理,一方面解决农村有机肥料的利用,另一方面也治污染,改善环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批示:“应当通过实现全民综治环保,特别是肥料的管理、使用、解决这一紧迫问题。”国务委员宋健的批示是:“九五期间,除抓重点任务外,对提高全民的环境?;に?,也要有所考虑和部署。这类问题,只靠重点工程解决不了。要考虑制定全民环保守则之类的指导性规定?!惫宜坎砍ず凸一繁>志殖の凶ㄈ死椿μ∷嵌允薪贾行『恿髦卫肀;さ囊饧?。之后,上海市委市府领导、嘉定区委领导相继作出批示,嘉定区率先作为上海市清理河流疏浚河流的试点。不久,徐匡迪市长及三位副市长亲自参加“疏浚河流”现场会,为大力整治河流提出新的要求。
有些社情民意切入口很小很具体,单从标题来看,就能够知道反映的都是老百姓的心里话,如民建《不要把党政领导称为“老板”》、民革《在上海中心城区多建几块“绿肺”》、民盟《变废为宝,妥善处理餐余食物》、民进《人民广场应使用无拼缝的国旗》、九三学社《尽快治理上海文化名镇朱家角河道的污染》、致公党《关于离退休侨胞问题》、农工党《对外学术交流中要注意保密》、台盟《奥运会报道应注意“一个中国”原则》等等。
许多社情民意来自民主党派的普通成员,来自他们对社会发展的密切关注以及对国家命运人民生活前景的热切期盼,看到自己提出的问题引起政府重视,提出的建议被合理采纳,激发了他们的参政党责任感,参政议政不再仅仅是政治精英们的使命,对于提高参政党整体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ㄎ澹┑H巍八拇笤薄保男忻裰骷喽街霸?/p>
特约“四大员”的形成,是在社会主义民主不断扩大、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的需求下而产生的,这些特约人员都以民主党派成员身份(少数为无党派人士)直接参与国家行政和法律监督工作。
1990年起,根据中央文件“聘请一批符合条件和有专门知识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担任特约监察员、检察员、审计员和教育督导员”的规定,上海市监察委员会、市检察院、市政府审计局和教育督导室,依照各自工作的特点,在市委领导下由市委统战部牵头与各民主党派市委和有关方面共同酝酿推荐。到2002年年底,先后3届(个别5 届)聘请,前后187人次。各区县也相继聘请,到2002年,区县级特约四员达500人。
1998年12月,市委统战部总结了前八年工作,制定了《上海市推荐、聘任特约监察员、检察员、审计员和教育督导员工作条例》,明确这项工作是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的重要措施,是建立健全我国监督机制的一项创举,是党和政府加强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有效渠道。具体规定了特约“四大员”的“职责和权利”、“任职条件”、“任免程序”以及期限。
如民盟?;萸渴苷萍觯群蟮H瘟耸泄檬乱稻?、市电话局和市公安局的特约监督员,还两次受邀担任评议代表,参加市公用事业、环卫系统的行风评议工作。他参加市公用事业行业的行风评议工作,被任命为出租汽车行业评议组副组长,先后召开了14个座谈会,走访 40多家企业,进行了“五个100”的调查(访问百名司机、百名乘客、百名管理人员、乘百辆车、抽查百辆车),还明察暗访了机场、码头、车站等出租车营运情况。在履行监督员职责中,注意了解社情民意,反映群众意见,再通过提案形式,提出意见和建议,多年来提交了“对反腐倡廉的三点建议”、“对拓宽监督渠道、惩治腐败的若干建议”、“关于居民参与当地建筑工地环境卫生监督建议”等,个人获上海市优秀提案奖。
在市委统战部牵头下,特约四员们分别在1994年6月、1995年11 月、1996年9月和1999年9月,举办了4次面向公众的社会咨询活动,每次都接待来访咨询数百人次,其中有受理举报的、申诉的,反映某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正之风的,基层干部违反财经纪律和人事关系问题等等。特约四员们对有些问题当场作出答复,有些则立案受理,活动结束后对举报案件跟踪督促,基本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对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挥了作用。
特约“四大员”工作并非民主监督的全部内容,从实践上看,民主监督主要是通过政治协商与参政议政的途径来实现。它体现在高层次的协商会、通报会、座谈会等形式中,也体现在参政议政过程中,帮助执政党在制定有关方针政策中能更好地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利益,更体现在每年召开的“两会”上。每年“两会”上提交的大量议案提案,都是就某些重大问题经过调查论证提出的,其中不少发挥了民主监督的作用。如1993年,台盟市委提出建议,要求中共上海市委主要领导亲自批阅民主党派提案,后被采纳。1994年,以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副主委张叔英领衔的6位政协委员联名建议“在全国政协期间中央领导同志参加政协委员讨论”。政协全国委员会办公厅对该建议的推荐意见为“建议很重要,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它有利于密切党政领导部门和全国政协之间的关系,促进双方的工作;有利于密切中央领导同志和广大政协委员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备锰岚副徊赡珊?,自1995年起,以中共中央总书记为首的中央领导同志参加全国政协大会的分组讨论成为每年政协大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民主党派不仅通过提案表达意见,要求政府相关部门答复,还可采用追踪提案的形式,监督有关部门落实情况,并完善自己的方案。如 1997年,九三学社市委向市政协提交《关于解决秸秆焚烧、污染大气问题的紧急建议案》,建议遏制焚烧秸秆引起的大气污染,探索秸秆的综合利用,推进秸秆产品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引起委员们和媒体关注。 1998年,九三学社市委再次提出追踪案,市政协组织了跟踪调研活动。
1998年年底市农委等有关部门制定了上海秸秆综合利用的规划,副市长冯国勤与郊区各区县政府签订秸秆焚烧责任书,市环保部门严格执法,仅2001年就执法400多次。其他有关部门还积极拓宽秸秆的综合利用,促使秸秆建筑板材早日推向市场。
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在谈到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时,曾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方,称“西方的政党制度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共事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保持社会的和谐。要大合唱,就要有指挥,这个指挥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胜任。唱大合唱,就要有主旋律,这个主旋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闭飧鏊捣ㄉ钊肭吵龅匕镏撑沙稍崩斫饷裰骷喽?、开展民主监督。 2000年11月,市政协召开民主监督研讨会,就“新时期民主监督的理论和实践”、“提高民主监督的力度和实效”等发言。市政协主席王力平指出,九届市政协成立以来,进一步拓展了民主监督的形式,把民主监督贯穿于政协履行职能的全过程,与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有机结合,使民主监督工作有了新的进展。希望大家努力从认真落实民主监督的内容、完善开拓民主监督的形式、建立健全民主监督的制度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加强政协的民主监督工作。
?。┗狗⒒幼陨硖爻さ纳缁峄疃?,推动国计民生
传承历史与保持特色,使得各民主党派的活动能够扬长避短,呈现优势。如,民进开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讨论,并创办学校、智力支边。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此,民进上海市委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全会2000年的主要课题,发动全会开展大学习大研讨。民进市委向各区县委、直属委员会、总支、支部发出通知,要求上海民进全体会员关心、支持上海的教育事业,为推进素质教育建言献策。民进市委常委会专题研讨,认为经济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素质教育是以德育为核心,关键是教孩子如何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要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就要使孩子有个性,而不能成为应付考试的机器。教育是个系统工程,民进作为以教育、出版界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参政党,要为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多做实事多做贡献。2000年6 月初,民进上海市委与上海市教育学会、联合时报联合举办素质教育大型研讨会,分别安排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探讨。又在进华中学观摩了德语展示、数学小课题和陶瓷釉上彩等公开课,研讨了如何开发学生的特长和潜能等问题。研讨活动结束后,《联合时报》发表了专版,《上海民进》和《民进申江月报》都出版了素质教育专辑,共发表了52篇报道和论文。民进市委还举行了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的“议政日”活动、师德专场报告会,各区县委、各直属基层组织也开展了各有特色的研讨活动。
民革市委在十年间与各基层组织的民革党员接待海外、港台来访亲友共12500余人次,其中来自台湾的亲友6800余次。2001年5月和8月,先后接待了台湾退役将领参访团和黄埔将军大陆参访团共48 人。来访者对大陆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普遍提高表示敬佩,也有部分团员不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接待人员给予正面回答,欢迎他们多看看多走走,增进共识有利统一大业。
农工党努力促进医疗卫生改革。1992年起,农工民主党市委与市卫生局建立对口联系座谈会制度。卫生局党委每次都通报近期卫生改革情况,使农工党市委能够知情出力,增强参政议政的效果。农工党市委在会前都要召集有关方面的党员专题座谈,尽可能多地听取和收集医卫热点问题,将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提供给市卫生局领导。如 2000年9月的座谈会上,市卫生局详细介绍了深化医卫改革的十大举措,农工党市委则提出了涉及医院、医疗、医保等方面的24条意见和建议。此前农工党市委连续召集党内各级医院院长、区县卫生局局长和有关专家学者参加的三个小型座谈会。听取了不同层次、不同界别的党员对医卫改革的意见。卫生局对这些意见非常重视,会后以简报形式下发各所属单位。2001年和2002年,两家再次围绕医保制度出台后的问题探讨交流,促进了上海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从1996年起,中共上海市科技工作委员会和上海市科委每年召开民主党派对口联系会,邀请九三学社市委主要领导以及九三学社科委的工委委员参加,通报了《上??萍加胛鞑靠ⅰ贰ⅰ豆赜诩际醪ń灰浊榭觥贰ⅰ豆赜诖匆低蹲试俗髑榭觥返?。1999年,九三学社中央“科技创新与政策法制建设”研讨会在上海召开。研究会收到全国九三学社成员的论文50余篇。此项调研成果经整理成为九三学社上海市委1999年的专题调研报告《科技创新的法制保障》。海外联谊始终是致公党上海市委的重点工作,着重做好“传统侨团和未建交国家社团”的工作,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十年中,致公党市委接待海外华侨社团和洪门人士906人次,基层组织以及党员个人共接待海外亲友10516人次。通过广泛联谊、在引资、引智方面取得成效,先后引进资金、设备和各种捐赠计总金额5.3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项目落实在上海;还引进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比利时等国家的华裔和外国专家、学者70多人次,在上海十多所高等院校讲学、交流学术。
三、以“跨世纪”为时间节点,民主党派向“高素质的参政党”目标不断前行
1993年12月,江泽民与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的新老领导人座谈时,首提搞好政治交接,党派的自身建设提到重要地位。民主党派把思想建设作为队伍建设的关键,把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培养后备队伍作为队伍建设的重点,把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规范机关工作秩序作为队伍建设的抓手。
?。ㄒ唬┘忧垦把芯俊⑻剿鞑握檎淖罴逊椒ㄍ揪?/p>
各民主党派纷纷列出学习计划,设置组织机构,在解放思想的号召下探索新问题,寻找新办法。
民革市委编辑出版《民革党员与新中国》和《民革党员在新中国》两本书,在基层组织宣讲,激励和鼓舞民革党员继承和发扬民革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提高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履行参政党职能的水平。
1994年,农工党上海市委在市政协提出一号提案《关于进一步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的十点建议》,认为上海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与上海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要求还不适应,与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对民主党派的要求和期望还不相适应,应本着改革的创新精神,加大改革力度,使上海在这方面的工作在全国领先一步。提出要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提供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进一步拓展民主党派参与政府工作的渠道;参政议政工作要增强科学性、权威性和可靠性;要实行目标管理等具体措施。《解放日报》在第一版以《农工民主党市委提出政协会议第一号提案》报道,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会同统战部、宣传部、财政局及政协办公厅专门研究答复,其中大部分意见被采纳并实施。该提案获评1994年市政协优秀提案。
1999年11月18日,为纪念《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中共中央〔1989〕14号文件)颁发10周年,民革市委与中共上海市房地局委员会联合举办“参政党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2000年,民革市委举行“新世纪统一战线工作”理论研讨会。这个研究小组的研究文章有46篇被《中国统一战线》、《团结报》、《光明日报》、《上海统战理论研究》等报刊录用,多篇获得各级奖项。
1998年12月,民进市委成立了统战理论研究小组,成员中有教授4人,学者3人,博士1人。邓伟志、余源培等的论文多次在全国和上海市获奖,如《试论统一战线的任务》被中央社会主义学院评为全国统战理论优秀论文特别奖。2002年10月,王慧敏代表民进上海市委出席民进中央在长沙召开的民进建设高素质参政党理论研讨会,作了《高素质参政党内涵的新世纪解读》的论文宣讲。同年12月,民进市委举行“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建设高素质参政党”理论研讨会,会议的共识是:建设高素质参政党是新世纪、新任务对参政党提出的新要求,必须与时俱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贡献?;嵋楸嘤×恕缎率逼诓握辰ㄉ柩刑只崧畚募?。
(二)抓紧培养锻炼干部,贮备跨世纪人才
农工党紧抓后备干部队伍建设。1993年区县、直属单位换届时就要求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年龄结构须与建立跨世纪后备干部队伍相衔接,并脱产轮训了新进班子成员和拟引进安排领导职务的新人。此后逐步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举办中青年干部学习班。
致公党市委坚持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办事,注意健全各种工作机制。1999年修订了原有的各类会议议事规则,规范了决策程序。十年中举办10期干部学习班、培训班,330人参加学习。同时选送180名中青年干部到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中央和上海市的社会主义学院学习。民建市委十分重视区级组织的每一次换届,要求借此机会培养骨干、吸收进领导班子,促进年轻化、知识化,结构合理。1999年民建市委常委会要求各级组织的主要领导必须亲自动手,下大力气,加紧物色、培养后备干部。2000年5月,民建市委制定了近两年目标??悸峭萍雠嘌韵笠话阌ξ壕美砺垩芯亢徒萄嗽?,大中型企业负责人,国家公务员,高等院??蒲性核难Э拼啡说鹊闹星嗄昊嵩保冶匦刖弑复笱П究埔陨涎Ю?,相当于国家公务员副处级以上职级或副高以上职称。同年7月又制订了实施方案。从1993年至2002年底,民建市委与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联合举办18期中青年会员读书班,参加会员474人,90%以上学员已经在民建的各级组织中担任职务,或被推荐为市、区政协委员,或当选为市、区人大代表,或被推上政府实职岗位。
其他各民主党派同样把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措施抓落实。
(三)努力增强自身素质,塑造公众形象
民进市委从1997年换届后,把自身学习作为每月一次的主委会议的第一议程。1999年2月,民进市委正副主委和秘书长举行了一次领导班子谈心会,围绕如何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问题开展谈心和自我批评,交流思想达成谅解,统一认识增进了团结。2002年10月根据民进中央关于加强民主集中制、改进领导作风的精神,制订了贯彻意见,规定了领导班子的民主生活会制度和述职制度。
台盟市委为在沪台商、台生排忧解难近200件,接待境外台胞158 批609人次,帮助台商牵线搭桥60余件,引进台资近4亿,组织撰写介绍台湾政治、经济、社会情况和台情研究方面文章近500篇。
为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各党派市委在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的协调下,于1995年10月27日联合召开了上海市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1996年11月13日,又联合召开上海市各民主党派思想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2000年12月28日,再次联合举办上海市民主党派机关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
大力开展社会服务。民主党派成员文化程度高,因此举办各类学校培养、培训人才成为常规动作。据1998—2002年间的不完全统计,社会办学共计216所,培训188380人次。此外,他们以自身优势为基础开展了各具特点的自选动作。
农工党市委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除举办各类咨询服务、扶贫助学、参与抗洪救灾等行动外,主办了各类医疗咨询活动,开办专家门诊、医疗服务基地,开设医疗服务热线,送医下乡到贫困地区、革命老区,使众多人民群众受益。
九三学社市委成立了“医药服务中心”,每年组织医务专家为社会提供义诊??箍破招?,讲解克隆技术、微纳米技术、红外技术,宣传“绿色居住环境与绿色交通”,这些在当时都是前沿课题。2000年还组织社员中的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率领上海十多所高校的100多名博士共聚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实地了解上海市政府“聚焦张江”,发展上海高新科技产业的战略举措。名誉主委杨槱代表出席的院士表示愿尽全力为张江招商引“智”。不久在九三社员的牵线搭桥下,上海海运学院将“仿真研究所”设在张江园区内。
民盟市委响应民盟中央号召,1994年起与民盟宁夏区委结对支援,以落实国务院“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5年和1997年,两次发动全市盟员,为宁夏六盘山地区中小学生和教师捐赠御寒衣服、毛线、教学书籍、电脑设备、电视机、收录机、打字机、风琴等大批物资,又募集了 10万元教育扶贫资金,定期奖励成绩优秀且生活困难的教师和学生。
1998年12月,国家民委表彰民盟上海市委为民族团结进步单位。
民建会员创办社会公益事业成绩显著。上海博爱医院是上海首家综合性民营医院,建立有提供私人医生、24小时特需医疗保健服务、体格检查的“博爱健康俱乐部”特许服务体系。民建大铭敬老院、上海阳光中医医院、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浦东分院等都弥补了社会需求的不足。民建南江助学金、国强(硕士、博士)兴学基金都为家庭困难的优秀学生帮了一臂之力。
中国共产党是爱国统一战线的领导核心,也是多党合作、民主协商政治体制的主导方。寓领导于民主协商之中的广纳群言、广求善策,加强和改善了党的领导,才能够团结和带领广大民主党派成员共同致力于上海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这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根本保证。上海保持了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让多党合作有了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坚持了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原则,能够正确处理新形势下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与此同时,新世纪新形势也带来民主党派工作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个字:“新、高、少”。所谓新指成员新,领导班子新。全市 4万多名民主党派成员,90%是1978年以后加入民主党派的,其中36%是1990年以后加入的,绝大部分民主党派市委领导班子成员都属于这种情况。所谓高,就是层次高,文化程度高。民主党派成员中担任各党派中央副主席8人,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108名;全国政协委员45人,全国人大代表9人,市政协委员245人,市人大代表56人。硕士、博士、教授、院士人数可观。所谓“少”,就是与老一代民主党派领导人相比,新一代与中共合作共事的实践少,经受政治风浪的考验少。因此,需要把握求同存异、广泛吸纳、自我教育、规范有序等原则,让新世纪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焕发新的活力。
?。ㄗ迦耍何庥赘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