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立教年表
2014-12-04
胡立教,曾用名胡翼如、胡平。
1914年12月生,江西省吉安县富田乡(现青原区富田镇)陂下村人。
192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投身革命工作。
1928年6月—1929年秋,在家乡任儿童团长、共青团支部书记。1930年10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0年起,先后任赣西南少先队中路指挥部副指挥、指挥,红三军政治部宣传员、特务团分队长、二连副政委。
1931年2月,参加中央红军总部无线电第一期训练班学习。
1931年6月起,在苏区中央局、红四军、红三军、红军总司令部任电台报务员。
1932年10月起,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二局报务员、报务主任。
1934年10月—1935年10月,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任中央军委第二局三科科长。
1936年春,被选送到红军大学(后改为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1936年10月,任中央军委第二局副局长。
1937年底,被中央军委派到武汉新四军军部通信科和无线电总队工作。
1938年初,赴香港购买无线电通信器材等。
1938年5月,任新四军司令部参谋处第三科(通信科)科长兼无线电总队长。
1938年7月,到达云岭,主要担负通信任务,同时进行密码破译试验和探索。
1938年夏,到武汉参加武昌军官训练团学习。
1939年12月,任新四军军部“三山办公室”主任。
1941年2月,在“皖南事变”中突围后,到达盐城新四军军部,任新四军后方政治部副主任。
1941年6月,任“胡立教办公室”主任。
1942年8月,任“新四军军部调查研究室”(中共中央华中局调研室)主任。
1945年10月—1948年秋,先后任中共中央华东局情报处处长、统战部部长。
1948年秋—1949年4月,任中央华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1949年5月—1955年3月,任中央华东局组织部副部长、华东军政委员会监察委副主任、人事部部长,华东局组织部部长、纪委书记。
1955年3月—1958年6月,任中央财政部副部长。1955年8月-1956年9月,兼任中央财政干部学校校长。
1958年7月—1961年10月,任中共牡丹江地委第一书记。
1961年10月—1964年10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党组副书记。
1964年10月,人中国人民银行代理行长、党组代理书记。1965年6月,任国务院财贸党委委员。
1966年—1973年,“文革”期间遭受迫害。
1975年9月—1977年10月,任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1975年9月—1979年9月,任河南省革委会副主任。
1977年9月—1981年1月,任中共河南省委第二书记。1977年12月-1979年9月,任河南省政协副主席。1979年9月-1981年1月,任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1981年1月—1985年6月,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二书记。
1981年4月—1988年4月,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1981年10月—1984年6月,兼任市委政法小组组长。
1985年6月,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93年,任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顾问。
2006年7月3日,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2岁。